作为春联之发轫。 直至明清,对联逐渐盛行,并延续至今。总之,浓厚的传统性与实用 性,是对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。
塞北年年红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,不仅实用性很强,而且艺术要求也很高。其文学艺术风格总的来说可概括为"短小精悍"。对联的篇幅往往不长,单边字数多为几个字到十几个字,上百字、上千字的长联,并不多见。正因如此,一方面,它在格律上要求非常严谨,不是随便两组字数相等的话就能凑成的。如果没有严谨的格律,那么,作为一种独特文学形式的对联,其独特性、艺术性将荡然无存,其艺术生命力也难以持久。因为对联.本质的艺术特征是其对称性,而只有严谨的格律,才能保证它的对称性。另一方面,作为一种形式小巧的文学体裁,其内容应当是精悍的,应当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思想涵义。在这个意义上,一副对联如果仅有形式而缺乏内涵,那么,就难免沦为一种"文字游戏"、"雕虫小技"。反过来,好的对联则有"诗中之诗"的美誉。总之,形式与内容的精炼性是对联又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。